省审计厅离退休人员第一党支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老同志为宗旨,以发挥优势作用为抓手,以强化自身建设为保障,探索出一条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离退休党建新路径,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中一抹动人的“银发风景”。2019年,支部获评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省直机关“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2022年,党支部书记被评为省审计厅“优秀党务工作者”;2023年,支部被省委老干部局评为“模范党支部”。2025年,他们再创佳绩,被授予“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
党建铸魂,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筑牢思想根基。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党课、座谈研讨等形式,组织老同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的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等,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和有力传播者。支部高度重视党性锻炼,依托云南丰富的红色资源,组织老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重温入党誓词,举办“老党员讲党课”“主题征文”等活动20场次,参与老党员360人次。通过忆初心、话传统、担使命,不断擦亮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
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及时通报工作情况,党员管理精细有序,信息台账健全完善。多年来,支部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党费收缴率100%,展现出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凝聚力。

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用心用情,打造老有所为“幸福家”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牢固树立“服务为先”理念,构建起精准化、个性化的服务保障体系。建立“一对一”联系服务制度,支委分片联系老党员,通过定期电话、上门走访等方式及时了解老党员的生活状况和所需所盼,近年来累计走访慰问168人次,帮扶困难老同志4人,发放慰问金及物资1.6万元,真正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老党员的心坎上。针对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同志,推出“送学上门”、线上课堂、微信推送等灵活学习方式,确保学习教育“一个都不掉队”。固化党建阵地建设,实现“有场所、有设施、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有氛围”。开展文化活动320场次,参与1200人次,老同志们在笔墨丹青、歌声舞姿中陶冶情操,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立足实情办事,真情服务到家。做实做细健康关爱,定期组织老干部参加健康体检;邀请医疗、法律专家举办健康讲座、法律咨询、心理疏导等活动6场,惠及386人次。点点滴滴的务实举措,织就了一张有温度的服务保障网。

开展健康问诊活动
发挥余热,书写晚年华章“新答卷”
离退休第一党支部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载体,引导老同志将经验优势转化为服务发展的强大动能。在传播红色声音中,老同志们争当“理论宣讲员”,在“百年党史经典诵读”活动中,原创作品《这一刻,我无法不感动》荣获全省离退休干部优秀作品奖;在“建言党的二十大”“我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座谈中,老同志们畅谈感悟、献计献策,共200余人次参与座谈宣讲6场,有效凝聚了思想共识。
在回报社会中,老同志们勇做“爱心传递者”,向结对扶贫点会泽县拖落小学捐赠图书500余册,向昆明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捐款1.397万元,筹资1.5万元慰问省荣军医院伤残军人;老党员们还主动为审计青年讲授革命传统,做好“传帮带”。这些义行善举,深刻诠释了老党员的大爱担当。

慰问省荣军医院伤残军人
在参与社会治理中,他们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矛盾调解、物业管理、助老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凭借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化解纠纷、宣传政策、助力整治,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银发力量”。
守正创新,谱写支部建设“时代新篇”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动党建与老干部工作深度融合。通过“党建+志愿服务”引导老党员在服务群众中践行初心;通过“党建+文化活动”显著提升了支部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针对支部党员居住分散、兴趣各异的特点,搭建“文化养老”平台,成立书画摄影、合唱、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定期邀请专业老师开展授课,既满足了党员们的多元化需求,又极大地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强化管理机制,筑牢制度防线。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严格执行各项组织生活制度,通过定期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使过组织生活成为党员们的习惯和自觉。同时,加强廉政提醒和动态管理,完善学习教育与日常关怀并重机制,引导老同志在安享晚年的同时,永葆政治本色和廉洁底线。
省审计厅离退休第一党支部的忠诚与担当、真情与奉献,是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强化党建引领的生动缩影,他们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践行好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生动实践,为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贡献审计“银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