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建
廉政课堂(第4期)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13-11-22 11:55:34 【字体:

廉 政 课 堂

第四期

总第32

 

吾独爱莲之出

淤泥而不染

 

 

审计厅纪检组、监察室                       2013年4月23

­­———————————————

廉文荐读(共两篇)

 

约束“小爱好” 守住清廉关

 

兴趣是人固有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不但是人健康正常的一部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一个人的品德修养与思想境界。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民众,一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也常常是个有情趣的人,容易被众人喜欢和接纳的人。

但话又说回来,古人又把不良的习惯和嗜好叫作“祸媒”,所谓“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可见,兴趣爱好如果不加约束,也会成为祸端,特别是对手握公权力的领导干部而言,更是如此。

赖昌星曾有句“名言”:不怕什么法律条文、规章制度,就怕领导干部没有兴趣爱好。这句话发人深思,因为它击中了人性的要害。不少官员的嗜好成为他们致命的软肋,半生清明栽倒在自己的嗜好里。

浙江省临海市文化广电出版局原局长周华清,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引人注目的是,法院认定的受贿财物金额共计35万余元,其中收受的兰花就价值20万元。周华清痴迷于养兰,但稀有名贵的兰花一苗就几万几十万,有限的工资已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于是,一些想找他帮忙办事的人,就借着以兰会友的名义,将购买的昂贵兰花送给了周华清。他在忏悔书里写道:“正是自己养兰、爱兰,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最终被兰花俘虏。”

养兰、爱兰本无错,错就错在他没有把住自己的欲望。当他用手中的公权力去换取个人欲望的满足时,看似是条“捷径”,实则暗藏祸患。如果不加节制,爱好就成为被人利用、“攻击”的软肋和命门,最终必将酿成祸端。周华清说“最终被兰花俘虏”,其实他是被自己的欲望俘虏了。

虽然“小爱好”牵出了不少大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对领导干部的兴趣爱好一棍子打死。

对领导干部来说,情趣健康不是小事。工作之余,情有所系,心有所依,对怡养性情、心理健康都有好处。情趣爱好不同于能力,健康的情趣爱好,关键是要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中逐步培养。在我国,由于成长年代、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有些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还有待提高。为此,中央有关部门为提高领导干部的艺术修养、文化修养、甚至礼仪修养,专门有针对性地坚持举办各种艺术普及、文化历史、中外礼仪等方面的讲座,让领导干部既得以放松又有所提高。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关键还是靠自己。领导干部既要注意培养自己清新健康的兴趣爱好,又要注意自我约束,嗜之有度,好之有道,谨守防线,把住小节。

当然,强调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外在的监督必不可少。如果我们不正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不重视在公权力运行机制中更多引进公众监督,从而打破权力的封闭结构,手握权力的贪官们就依然会“乐逍遥”。曾有人总结说:不少腐败分子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有一个奋斗的青年,有一个上升的中年,有一个悲惨的晚年。这话不一定准确,但很形象,让人痛心。如何避免出现这样的人生轨迹,值得每一个掌握权力者深思。

                                                       

俭养德比治奢欲更重要

 

倡勤俭,归朴真,反浪费,治奢侈,蔚然形成时下风气。惯于饭桌办公显面子,擅长酒场交易论英雄的人们,一时吓得不知咋样生活。有的突然休克,想象会有恢复时机;有的由明转暗,挥霍较前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观望等待,担心时下反奢风气能否坚持到底;有的叫苦不迭,声言这下社会事业、市场交往没法再搞了等等。

消极应对也罢,不妥言行也罢,不能不承认,他们体现的奢侈撑面子欲望,已深深缔结成国人心理病。中国自古奉行集体思想,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集中财力办大事”。

财力要集中,大事要办,关键看由什么样的人办,怎么样办?新近披露的一些新闻事实说明,能在“勤以养廉,俭以修德”中修品养德的人,无论花自己钱还是花公家钱,都会敬畏节俭以修己德。无论办私事还是办大家事,也都谨慎勤政以养人品。而那些自身品德不高的人,无论花钱还是办事,都显露出了种种劣迹。可见,反浪费、治奢欲,不仅是省几个钱的事,更重在“勤以养廉,俭以修德”,让党员干部在治奢侈、反浪费中养廉修德。这虽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但作为花公款、办大事的领导干部,还应该从选德、监德、修德几方面约束其自我修养。

选德。关键在贯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干部中,要把德的软指标交由人民群众去硬化,人民群众最能分辨出一个干部品的优劣和德的厚薄,应当相信“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监德。干部任用时的表态,用权时能否去做?放手让人民鉴别、媒体监督、组织考核、社会监察。整体的监督环境下,懈德者也不得不重德。例如同事随团访法国,一阔绰团员超常点了一桌高贵菜饮,旁一法国老妇劝其别点那么多,却遭白眼回敬,“花我的钱,你管得着吗?”而当其离饭馆时,被俩法国警察拷了。他抗议,警察指着剩下半桌饭菜说:钱是你私有,但食物是人类共有资源,你浪费资源,必受法律处罚。虽一外例,不乏教益。

修德。全社会倡导勤俭、质朴、简约的文明生活方式,引导人们把节约一粒米,少花一分钱,看成自己在给贫困者、饥饿者的帮助或施善,看成自我品德的提升。当人人都能把勤俭质朴当成自身正能量的准则,不断提升增长,人心向正向上,社会整体就向正向上,作为先进分子的党员干部更会自觉向好,自我修德。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