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动态
以规范统计为抓手筑牢数据质量防线、大数据赋能审计
提质增效……关注本期审计动态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25-09-24 11:00:35 【字体:

玉溪市审计局以规范统计为抓手筑牢数据质量防线

玉溪市审计局抓实“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出台《玉溪市审计局审计情况统计报表填报指南》《玉溪市审计机关统计台账填报流程》等制度,进一步规范统计要素报送,提升统计数据质量,推动统计数据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压责任强担当,筑牢统计基础“防火墙”。构建数据质量管控“审计现场人员首责制”和三级联审机制,明确审计现场人员责任、项目主审人员为统计数据填报首要责任人、审计组长第一责任人职责,负责日常数据采集、整理、填报、基础台账整理及数据核实核对,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源头可溯;压实科室负责人核查责任,确保数据逻辑正确、内容完整,严防数据偏差;压实单位分管领导终核把关责任,关注重大事项、关键指标,确保统计结果精准可靠。

立标杆明导向,用好考核评价“指挥棒”。科学设置考核评价体系,将数据质量、流程合规、工作时效等纳入考核指标,推动考核方式从“单一考绩”向“多维考效”转变。建立年度考核评价动态管理机制,通过晒数据、比规范、亮排名,扭转“躺平式”填报、“应付式”统计的不良作风,提升做好数据统计填报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工作作风与统计质量“双提升”、业务能力与责任担当“双强化”。

打根基提效能,培塑规范建设“新样本”。通过流程再造、制度重构,推动审计统计从末端治理向全程管控转变。建立统计数据填报“月度分析、季度报告、年度评估”工作机制,定期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准问题成因,提升工作质效;深度挖掘审计统计数据价值,全面客观反映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文山州审计局大数据赋能审计提质增效

文山州审计局通过组建具体审计项目数据分析团队,发挥大数据审计优势,有力推动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提前谋划,筑牢数据审计基础。项目启动前,数据分析团队开展集中学习,全面掌握相关政策法规和企业制度,系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团队成员积极分享企业审计数据分析经验,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审计实施方案,理清数据分析思路。

精准发力,靶向定位审计疑点。审计过程中,数据分析团队按照“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据化审计模式,将被审计单位数据与上级审计机关授权使用的业务数据有机结合,切实加大非现场审计力度。通过对工商、社保等多维度数据的关联分析,锁定违规招投标、拖欠工程款等问题疑点200余个,为审计组提供了精准的线索支持。

活用数据,助力审计提质增效。数据分析团队根据项目特点和任务需求,创新数据分析思路和方法,清晰反映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的真实轨迹,让数据“开口说话”。同时,优化改进数据分析模型,有效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和质量。

红河州开远市审计局以高质量审计守护“绿水青山”

开远市审计局在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中,通过技术赋能、精准核查、一线走访,深入查找问题,守护好“绿水青山”。

强化技术赋能,审计监督更“精准”。通过整合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信息数据资源,综合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云审查”平台、无人机航测等技术,将国有林场、森林、草地资源、公益林等多元图层进行叠加比对与深度分析,重点关注现存林草地变化动态、林草地到期恢复状况等,精准核查疑点图斑200余条,有效提升了审计监督的精准度和效率。

紧扣关键环节,问题揭示更“聚焦”。紧扣“政策执行、目标完成、管理监督、资金绩效”等关键环节,立足当地生态环保实际,制定“个性化”审计清单,确保问题揭示靶向精准。政策执行方面,重点查看中央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部署要求落实、林长制推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等,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目标完成方面,聚焦年度造林任务、森林覆盖率目标、公益林保护面积等指标完成情况,以及林业和草原保护、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等规划编制与实施进度,确保各项生态目标“按时交账”;管理监督方面,关注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以及自然保护地日常监督管理的落实情况,防止“重建设轻管理”问题出现;资金绩效方面,重点核查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森林抚育等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及生态效益发挥情况,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

深入一线查证,审计结论更“扎实”。通过实地查看、当面问询、现场核查等方式,全面获取第一手资料。实地走访3家森工企业,详细了解林木采伐、生态修复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关注重采伐轻修复问题;深入3个村委会18个村民小组,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细致掌握森林综合保险参保率、火灾保险理赔时效、森林抚育项目实施效果情况;实地勘察4个乡(镇)15条森林防火道路,重点关注道路建设布局与生态保护要求、森林防火应急通行需求匹配度。通过一线实地查证,提出了针对性强、务实管用的审计建议,有力守护“绿水青山”。

红河州弥勒市审计局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

弥勒市审计局通过数据分析、多维协同、实地核查等方式,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审计保障。

数据先行,精准绘制财政收支“全景画像”。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财政数据分析平台,对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数据进行集中式采集和整合分析。通过打通财政预算、国库集中支付、非税收入等系统数据壁垒,构建多维度、立体化数据分析模型,精准识别异常资金流向、预算执行偏差较大的项目等疑点信息,有效提升审计精准度和穿透力,全面、客观、准确呈现财政收支全貌。

多维协同,全力破解政策落实“堵点难点”。积极构建“审计牵头、部门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联合财政、国资、卫生健康、发展改革等部门,围绕重大财政政策落实情况展开深度剖析,发挥部门专业优势,从政策制定、执行落实、效果评估等不同维度协同发力,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问题共商、成果共用,通过精准揭示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和卡点,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推动各项财政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实地核查,从严守护民生资金“安全底线”。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审计人员深入项目实施一线开展实地核查。聚焦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利基础建设等民生领域重点投资项目,实地查验工程质量与施工进度,详细检查资金使用凭证、设备采购合同、提水工程建设进度等资料,关注财政资金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挤占、挪用等情况,坚决守护好民生资金“安全线”。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