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
云南省审计厅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公示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25-02-19 15:26:03 【字体:

近年来,云南省审计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持续推进审计机关法治建设,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2024年度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一)聚焦加强党的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任务。一是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厅党组书记、厅长谢健同志主持召开厅党组会议、厅长办公会议,多次集体研究审议年度法治工作计划、重大行政决策标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等法治政府建设重大事项。二是抓好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制定《云南省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清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列入清单,组织全省各级审计机关深化学习。厅党组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2024年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开展专题学习1次;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开展专题培训3次。三是践行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厅领导班子成员在厅党组会议上领学《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12次。

(二)聚焦建强制度体系,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一是制定完善审计制度。制定《云南省审计厅重大行政决策标准》《云南省审计厅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云南省审计厅审计现场突发事件处置办法》《云南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公告办法》等47项制度,对《云南省审计厅“双公示”工作制度》《云南省审计厅行政调解工作制度》等10项制度进行修订,持续建立科学完备、务实管用的制度体系。二是抓好规章制度清理。提请省司法厅废止《云南省行政事业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和《云南省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监督规定》两件省政府规章,目前省司法厅正在按程序办理废止手续;年初集中废止了厅内管理制度32项,有效保障各项工作高效开展。三是落实行政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厅党组议事规则、厅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对重要制度文件、请示事项开展合法性审查,注重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三)聚焦提升执法质量,促进审计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一是制定并公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2024年初,制定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并在厅门户网站进行公开,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征求意见、集体讨论、报送审批等程序。二是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全员轮训。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12期194学时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省审计系统8800余人次参加,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三是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2023年底制定印发《云南省审计厅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清单》,2024年5月,结合全省审计机关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专项整治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下半年,对4个州(市)和5个县(市、区)审计机关开展行政执法巡检,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各地认真进行整改,并在全省审计系统内予以通报。四是评查行政执法案卷。对13个涉企审计项目共计298卷审计项目档案开展评查,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有效防范审计风险、规范审计行为。五是创新开展审计审理技能大赛。结合“转作风提效能·当标杆作示范”大比拼活动,联合省总工会举办我省首届审计审理技能竞赛,全省审计机关以及内部审计机构约3300人参加竞赛,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和审理技能。六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2024年我厅未发生行政诉讼案件,没有需要进行听证的行政复议案件,未出现行政行为被行政复议机关纠正的情况。

(四)聚焦履行主责主业,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审计监督法定职责有效履行。2024年,我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强化审计监督,准确把握“守底线”的总体思路,揭示了挤占挪用、违规出借专债资金,部分地区缺储备物资、缺预警装置、避险搬迁项目推进缓慢等问题,着力推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助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准确把握“稳支撑”的总体思路,揭示了无预算列支自有资金、年底突击花钱、收回的存量资金形成“二次沉淀”等问题,助力稳住经济转型升级重要支柱;准确把握“增动力”的总体思路,揭示了部分企业规避监管违规经营,部分供销社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促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准确把握“上台阶”的总体思路,揭示了截留、挪用教育经费,骗取套取补贴资金、轮作休耕任务未完成等问题,保障经济转型升级成效充分释放。二是审计经验在全国推广。我厅亚洲象和旗舰物种保护审计的经验在亚审组织环境审计专题会议上进行分享,得到26国参会代表的高度赞赏;开展的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因审计成果较突出受到审计署表扬;我省聚焦粮食安全开展涉粮审计、持续深化全省农业农村审计一盘棋、对帮扶县审计问题开展挂牌督办、构建系统全面的经济责任监管体系的做法被审计署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五)聚焦普法守法工作,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我厅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由审计组在执法过程中就职能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普法,2024年共有94个审计组面向被审计单位开展普法,提升了审计执法公信力和满意度。二是建立健全以案释法长效机制。建立审理情况通报、审理案例编发机制,每季度编发一期《审理情况简报》《审理案例分析及问题解答》,重点反映季度审理工作开展情况和在审理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审计质量问题,供全省审计人员参考学习;编撰印发《以案释法:云南省审计厅2023年度优秀审计项目审计报告及经验材料汇编》,在厅门户网站转发以案释法案例9个;组织干部职工通过网上观看的方式开展旁听庭审活动2次。三是持续做好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全厅244人次参与行政执法人员云宣讲活动;在办公区制作法治宣传展板,制作《法治小课堂》44期,营造普法工作良好氛围;报送省委依法治省办“法治信息”23篇,被“法治云南网”采用10篇;制作2期《审计知识知多少 等你来挑战》视频并在厅门户网站发布;利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民法典宣传月、网络安全宣传周、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四是落实公职律师使用管理。制定《云南省审计厅公职律师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公职律师使用管理相关制度和要求。2024年,我厅7名公职律师对《云南省审计厅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云南省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结果公告办法》两项制度进行论证并出具论证意见,充分发挥了法治参谋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厅抓实抓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一是依法审计的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和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发现,个别审计项目仍然存在审计深度不够、审计结论不准确、不恰当、审计程序不规范、基础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审计项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审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审计人员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审计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着学用“两张皮”的现象,未能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始终做到学用结合、活学活用。三是普法宣传形式单一、覆盖面较窄。开展法治宣传的手段不够新颖、丰富,缺乏吸引力和关注度;普法对象主要是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少,受众较为局限。

三、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初步打算

(一)进一步提升依法审计规范化水平。严格贯彻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和审计项目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等相关制度,扎实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巡检等“回头看”工作,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指导被检查单位制定整改方案、高效整改,切实防范审计风险、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更好发挥审计监督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进一步提升审计人员法治素养。开展审计执法人员全员轮训,适时将审计法律法规、审计案例剖析等纳入课程;开展审计相关法律知识竞赛、法治专题讲座等,实现法律知识和审计业务紧密结合、有机统一,促进审计人员将法律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进一步提升普法宣传质效。强化全媒体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长廊、电子屏、网站、“三微一端”等宣传形式和手段,遵循现代传播规律,加强新媒体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拓宽宣传覆盖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审计组为媒介,积极向被审计单位开展普法宣传;加强与省内外高等学校的合作,积极开展“政府审计进校园”等活动;与社区联合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参与法治乡村建设工作,利用驻村工作队贴近乡村的优势,为当地村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云南省审计厅

2025年2月19日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