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的过往与离愁,更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改变。资源环境审计,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了人生四季变幻……
资源环境审计业务会讨论竟然如此激烈,审计查出问题的定性竟然如此严谨严密,“审计眼”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离任审计中竟然如此神通广大……我带着一个个“问号”和“感叹号”,走出厅机关办公楼,转向五华山大门。时间已经是22点多了,正义路、人民路依然霓虹闪烁、人流如潮,为了早点回家,总有车子时不时地变道、占道,甚至任性插队,其实车是有“道”的。“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的眼前”,萧煌奇那优雅的嗓音、动感的旋律舒缓着人们忙碌的神经。
我迈开稍有疲惫的脚步匆匆赶向地铁站,只因为不能错过最后的“末地铁”,点燃在手上的那一支烟,我抽了一半、风抽了一半,原来风也有不为人知的离愁与不舍,如同三年前那次带队执行专项任务和转业转身。那次重大专项任务,为了锤炼部队准时发射、精确打击、有效毁伤、震慑周边的作战能力,我将那份期盼已久的“干部转业通知书”压在箱底,没想过要早点回家,通宵达旦的战法研究,没日没夜的实案推演,责任熬红了我的双眼……完成最后果一次作战值班、签完最后一份作战日志,我缓缓离开作战指挥席,走进高戒备值班训练大棚登上指挥车,抚摸着曾经朝夕相处的DF-26这位老朋友那一刻,鼻子酸酸的,泪水湿润了我的双眼……二十多年的军旅,点点滴滴的过往与不舍,如同多夜西风凋零的碧树渐行渐远,明天何去何从,是苦难辉煌还是诗与远方,当时心里确实没底,想到这些,泪水迷茫了我的双眼……
生命因水而滋润,生活因绿而涵养。从“国防卫士”到“经济卫士”、从“国防绿”到“生态绿”,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也许生命中注定我与资源环境审计有不解之缘,特别是“云审查”平台建设和“审计眼”功能,更是让我大开眼界。
“云审查”平台,借助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获取资源资产要素变化图斑,形成审计疑点……这不就是资源环境审计的“眼”吗?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依托系统终端“审计眼”和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对审计疑点进行精准核实、信息采集、定位拍照……这不就是审计人的“眼”么?有了他们,既能深度感受亚洲象“北上南归”背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也能准确判读滇池沿岸从“与湖争地”到“还湖于民”的整改进度;当然,也正因为有了他们,审计人才不会“盲审”,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矿山生态修复虚假治理、赤水河流域贴线开发房地产等问题,才不会从审计人的“法眼”下溜走,从而更好助力资源环境审计,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贡献审计力量。
“云审查”“审计眼”,引导着一批又一批的资源环境审计人,走到田间地脚,走向高山水阔,走进更高更远的绿水青山,走在最美丽省份建设的审计奋斗路上。作为一名审计新兵,没有审计财务的专业底色,没有“经济体检”的实践经验,没有“生态体检”的经历积累,在资源环境审计的路途中,谁是我的眼?
在资源环境审计的奋进路上,我找到了标准答案。处长是位审计大咖:带着情怀去做、带着责任去做,所有的逆袭,都会有备而来,并以十二份的耐心和理解教我如何从零起步。“资源环境审计那是审天审地审空气,就是瞪大眼睛找问题……”经济师宋教授娓娓道来;善于“防未病”的资源环境审计“老中医”张老师给我把脉道:“没事的,有什么需要你说就是啦……”,让人坦然、让人释怀。两年多来,每做一个审计项目,为了把问题底稿做实,查资料、核数据、找法规,我们也曾熬红了双眼;发现哪个方向有疑点,生怕错失良机,我们瞪大了双眼;做出优秀项目和审计报告、重情得到领导批示或督促问题整改解决百姓关注问题时,多少次我们湿润了双眼。
执着的背后是初心,“两污”审计,排污口、尾矿库、垃圾填埋场成为了资源环境审计人必去的“打卡点”;饮用水源地、污水处理厂、焚烧发电厂,那是资源环境审计永远的“网红地”……在“生态体检”的路途中,总有一双期待眼睛,目送着我们用实际行动,做有温度、有热度的审计人。数字背后是情怀,赤水河流域审计调查,2455座无公害厕所未开工建设、36个排污口监测数据超标、69.94公顷矿山无证越界开采……又是那含情的眼神,引领着我们走进英雄河走向赤水源,为实现“一江清水出云南”担起审计责任。问题的背后是担当,“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审计,3个湖泊1240.69万元专项资金被违规出借使用,1个市本级和3个县滞拨专项资金1.93亿元……还是那信任的目光,指引着我们围绕“经济体检”,去做有思想、有灵魂的审计。
两年多审计时光,一次次至善至美的时刻,一幕幕情真意切的温暖画面,浓缩成了最珍贵的记忆,也积蓄成为最持久的审计力量。资源环境审计,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资源环境审计,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的眼前……
(张必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