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心得体会】强国复兴有我 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22-10-08 11:35:00 【字体: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庄严宣告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我们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年5月,我有幸作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被派驻昭通市鲁甸县小寨镇梨园村参加乡村振兴工作,个人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目标,始终牢记“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的工作职责有序推进各项乡村振兴工作。

  一、坚持基层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基层战斗堡垒。梨园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工作方法,以提升便民服务质量为重点,有效将各项政策法规宣传到一线、入民心,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是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各项制度,形成以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成员挂联所辖三个支部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亲自带头宣讲上级会议精神,学习模范先进,党员积极性和党组织凝聚力不断提高。二是规范村两委工作,加强监督和领导,进一步营造班子团结、作风扎实、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党组织,不断强化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带动村两委和全体党员积极深入群众,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为抓手,获得群众认可和支持。三是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始终把引导群众日常生活行为作为农村意识形态工作的现实路径,努力提升做好农民思想工作的能力,让党旗始终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高高飘扬。

  二、坚持“三农”工作不松懈,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是稳定脱贫成果和持续增收的关键之举,要大力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强化科技支撑,延长振兴产业链条,推进多业态融合,不断壮大发展体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持久动力。依托各地农业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深入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经济。一是努力提升林果业、种植业、养殖业效益,年度内定期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和实操,通过发放有机肥和种粮,引导科学种植,及时了解和掌握梨园村阶梯式发展模式,协助各农户解决种、养殖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落实高效栽培措施,提高花椒产量,驻村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定期跟踪本村花椒生长情况,及时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对梨园村3个合作社进行科学部署,采用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实现“龙头企业+党支部+农户”的发展模式,对关键环节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切实实现让群众增收的目的。

  三、坚持精准施策,从根源上巩固脱贫成果。经过多年接力奋斗,梨园村与全国一道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梨园村仍存在边缘户易致贫户28户、脱贫不稳定户26户、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万元以下家庭95户的现状。我们充分发挥上下同心、精准务实、攻坚克难的工作方略,面对这类群体基础还比较薄弱、技术支撑不够有力,抗风险、稳收入能力还不强的现状。一是针对扶持谁、谁来扶的问题,我们结合驻村工作队人数和三类对象户数,实行“一对一包保”措施,制定一对一包保责任清单,确保每一户特殊困难群众都有帮扶责任人,从帮扶责任人方面实现精准;二是针对怎么扶、如何扶的问题,我们打出政策组合拳,深度分析家庭人员结构、致贫原因,对症下药、靶向治疗、精准灌滴,如因学导致家庭收入不能稳定增长的家庭,分别从申请雨露计划、鼓励获取奖学金、勤工俭学、毕业后及时就业等方面,减少家庭支出增加收入。三是针对乡村振兴工作二十字方针,在一对一包保中实现多渠道帮扶,注重从家庭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宣传国家政策、提高家庭发展能力、子女教育、矛盾纠纷排查等方面一同开展,特别是教育问题,要紧紧抓住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让每一位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尽力阻断贫困代际相传。

  四、坚持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发展内生动力。传统中医有引药归经的说法,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干部就是“药引子”,而群众既是乡村振兴的对象,又是这场硬仗的关键力量。奋斗成就历史,实干创造未来,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要想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景象,最终还是要依靠群众自己的努力和自治才能实现。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乡村振兴,才能更好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们按季度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社员会议、党员大会、村级致富带头人会议等方式,大力宣传国家各项政策部署,引导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鼓足只要有信息,黄土变成金的干劲,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在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凝聚力的同时,也为实现村民自治起到了带头作用,从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到疫情防控都实现了网格化帮扶和管理,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提高。

  实现乡村振兴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审计干部,我们应将人生梦想汇入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应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无私奉献,把理想种到土地上;应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使劲追,把乡村作为我们成长的舞台,以优异的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赵德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