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复兴有我
【强国复兴有我丨质效提升年】云南审计这样干(五)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22-09-26 18:11:00 【字体:

  2022年,是云南审计的质效提升年。各级审计机关立足审计工作发展新形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从“人才强审”、“一线工作法”、“巡审联动”等方面入手,推动审计质效提升工作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四个作用”突显人才强审

  云南省审计厅从全省审计机关筛选出35名既熟悉审计业务又精通大数据技术的骨干,入选省审计厅大数据审计尖子库。一是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提升审计工作效率。明确入库尖子要积极参与适合数据分析的审计项目,充分发挥领军人才作用,引领审计组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宏观分析、风险评估及问题筛查。二是发挥带动作用,促进提升数字化审计水平。明确入库尖子要把审计实践和分析技术相结合,及时总结、固化大数据审计经验,充实完善各行业、各领域的大数据审计操作指引和审计方法库。三是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提升研究型审计质量。明确入库尖子要积极参与大数据审计交流、研讨,从理论研究、实务操作、技术运用、成果利用等多方面展示大数据审计的成果,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不断拓展研究型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四是发挥标杆作用,促进提升大数据审计能力。明确入库尖子要积极参加审计署、省审计厅组织的各类计算机和大数据审计培训、外出考察,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优化大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知识结构,切实提升大数据审计能力,助推数字化审计深入发展。

  “四个一线”推动全面发展

  文山州审计局在专项审计调查中,注重发挥临时党小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审计思路,主动作为,有力推动党建和审计业务全面发展、同步提高。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组织生活落实在一线。坚持把审计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在审计组进点前成立临时党小组,因地制宜开展“三会一课”、党史学习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和业务学习,落实党内组织生活。结合审计事项特点开展业务交流研讨,促进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抓,双提升”。二是强化作风建设,党性修养锤炼在一线。在审计组中设立廉政监督员,督促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工作纪律和“四严禁”工作要求,做到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廉洁审计,增强党性修养,防范审计风险,将临时党小组的作风建设做深做实。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先锋作用发挥在一线。主要领导和党组成员参加临时党小组学习,听取临时党小组工作汇报,现场帮助解决问题,将“一线工作法”延伸到审计组,推动党建工作引领审计工作,让党旗始终在审计一线飘扬。四是强化提质增效,创新研究落实在一线。要求审计组注重观念创新,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审前做足研究,研学政策法规,确保审计查出问题定性精准、原因分析透彻,审计建议准确、可操作性强;审中立足审计实施方案,以“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为主线,明确审计思路,找准审计主要目标、锁定重点审计内容;审后注重成果运用,推动问题解决,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四个联动”发挥叠加效应

  玉溪市组建5个巡察小组和10个审计组,以巡审联动方式对全市供销系统进行巡察和审计,通过信息联通、方法联用、力量联合、目标联结,实现审计与巡察贯通融合增效。一是信息联通。巡察前期,将相关审计报告及事先调研情况报送市委巡察办,为巡察组提供有效信息。审计组7天进驻被审计(巡察)单位,积极发挥审计的“探头”“前哨”作用,为巡察组第一时间了解被巡察单位提供初步预判。巡察期间,巡察组、审计组适时互通工作信息,对发现问题及疑点进行共同研究,防止出现监督盲区,实现监督全覆盖。二是方法联用。巡察组、审计组采取灵活机动的工作方法,将审计和巡察的监督优势有效融合。通过巡察谈话、汇报等获取问题线索,由审计调查取证锁定问题,充实证据链后及时移送。每周至少召开1次巡审沟通座谈会交流工作,研讨重点关注事项。三是力量联合。由市委巡察领导小组指定1名市审计局领导担任巡察组副组长,专门负责审计与巡察的联动协调,并成立巡审联动综合协调组,采取统一指挥,对重点人、重点事进行重点关注,互补监督资源,推动了巡审联动力量的有机调配和贯通融合,做到分工不分家,到位不移位。四是目标联结。结合巡察要求,市审计局提前谋划巡审联动审计项目,将审计监督有效嵌入到巡察监督中,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纳入巡察监督范围,推动巡察和审计监督的目标同向联结,发挥叠加效应。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