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云南审计的质效提升年。各级审计机关立足审计工作发展新形势,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组织方式,从激发干事热情、创新审计模式、践行一线工作法等多方面发力,推动审计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成立三支“队伍”
马龙区审计局成立3支“审计队”,引领审计工作质效提升。一是组建“审计督导队”,深入审计现场,排查审计现场廉政防控风险点,督促审计组依法审计、廉洁审计、文明审计。二是组建“审计先锋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树立标杆,引领广大党员争当时代先锋。三是组建“审计导师队”,对初任项目主审的年轻党员进行“1+1”结对帮扶指导,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推动审计质量不断提升,做到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提升”。
把准三条审计“脉搏”
开远市审计局积极探索审计新模式新方法,把准审计监督“脉搏”,提升审计质效。一是把准延伸审计“脉”,常规工作创新干。在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中,延伸对“三保”政策落实、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资金等情况进行审计,实现一次进点、一审多项、一审多果,推进审计内容由“一”向“多”转变。二是把准系统审计“脉”,选优配强审计力量。打破科室限制,采取“大兵团”作战的方式,集中全局审计资源,发挥每位审计人员的长处,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组合和优势互补,组建高效复合的审计组。三是把准联动审计“脉”,实现审计能力提升。通过州市联动,统筹开展部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强化以审代训,以“实战感”“实用性”的现场学习,扩展和提升审计人员在资源环境审计方面的专业技能。
当好三个审计角色
元阳县审计局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为切入点,入点入村入户,掌握审计实情,提升审计质效。一是审政策,当好惠民政策落实的“督察员”。加强对中央、省、州、县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重点关注搬迁户及随迁户建房补助及拆旧补助金的兑付情况,促进惠民政策落实、落细。二是审项目,当好惠民项目落地的“推动员”。加强对易地搬迁建设项目的审计,重点关注项目是否按照计划要求实施,项目建设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安居房屋质量是否安全稳固等,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推动惠民项目落地生根。三是审资金,当好公共资金的“守护员”。加强对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审计,重点审查项目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有无挤占、挪用、截留,有无损失浪费等问题,促进资金使用提质增效,推动惠民资金用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