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报告及解读
担当时代新使命 实现审计新作为——2017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8-07-24 16:02:00 【字体:

7月24日,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绍吉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做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17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集中体现了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依法审计、全省审计一盘棋,积极推进审计全覆盖,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审计理念,充分反映了省级财政管理和决算草案、部门预算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及民生保障等领域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监督在促进政令畅通,推动深化改革,推进廉政建设和保障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的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决定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对审计工作领导的重大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审计工作的一系列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问题,指明了新时代审计事业的前进方向,为新时代审计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审计机关始终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作为审计监督的首要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报告聚焦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重点任务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等情况,充分发挥了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确保政令畅通,重点反映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开展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及时督促整改,每月一个主题,每季度向省政府和审计署报告。在各项审计中都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报告重点反映了“放管服”改革、重点产业发展等审计情况。如,在“放管服”改革审计中,反映了部分单位未严格执行权责清单,部分地方存在放不下、接不住、管不好等问题;在重点产业发展审计调查中,反映了部分园区项目建设推进缓慢、财政资金闲置等问题。

三、推进绩效管理,着力反映了省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财政预算管理和执行情况历来是报告的“重头戏”,按照党的十九大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和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要求,全省审计机关根据预算法的规定,继续深化对本级财政管理和决算草案编报情况的审计,重点关注扩大财政有效支出、推进财政管理改革、规范预算绩效管理等情况,关注财政收支结构的合理性、预决算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性。报告在全面反映省级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的基础上,主要反映了三个层面的具体问题:决算草案编制方面,主要是非税收入缴库不及时、虚增财政收入、虚列财政支出等;预算执行方面,主要是未严格执行项目库管理规定、对财政资金进行二次分配、专项资金设立不规范等;税收征管方面,主要是税源管控不严、延压税款等。

四、聚焦民生保障,突出反映了重点专项资金审计情况。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基本民生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行一系列重大举措。全省审计机关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及时揭示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运营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切实促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省审计厅连续5年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跟踪审计,今年1至3月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16个州市、129个县区2017年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开展跟踪审计,重点检查了638个安居工程项目,对6752户农村危房改造家庭做了入户调查,反映了资金闲置、已建成住房未及时分配等问题。

五、坚持边审边改,及时反映了审计整改成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召开专门会议布置整改工作;省人大出台了《关于改进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机制的意见》,构建了跟踪检查督促整改机制。各级人大每年均听取审计工作报告和整改报告,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履行整改的主体责任,整改的时效性明显增强。报告客观反映了截至目前各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一方面回应了社会关切,反映了通过审计整改消除隐患、堵塞漏洞、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对下一步整改工作提出了建议,具体整改情况将于11月份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的主要目的是着力推动完善制度机制和全面深化改革,充分体现了审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件:关于2017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