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采
边境文山行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12-12-28 15:35:00 【字体:

边境文山行

刘明

文山三七很有名。但值得文山人骄傲的,不仅是三七,而是他们为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奉献。

到了文山,当地领导会告诉你,文山的特点是“老、少、边、山、穷、战”。就说“老”吧,这里是红色革命圣地。当年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革命火种燃烧到了文山,其中富宁、广南等地是邓小平领导的红七军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被中央确立为滇黔桂革命根据地。后来滇黔贵边区纵队为云南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里居住着壮、苗、彝、瑶等11个少数民族。文山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的水平。说到“边”和“战”,更是文山人民心头的痛。文山州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达438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山饱经战火洗礼。先后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援越抗法、60年代援越抗美、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对越自卫还击和防御作战,是全国经历战争时间最长的地区。乃至于文山人民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比其他地区晚了整整14年。

我的同事罗廷才同志,文山马关人。1976年入伍,从军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1军31师93团。1979年参加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4年参加了者阴山作战。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战争开始前,当上了排长。当然这没啥可激动的。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主角靳开来的话说,要打战了,给了一个送死的官。打战就会有牺牲,上战场前,组织上叫写遗书,他稀里糊涂没写,总感觉不会有什么事。打完战,清理牺牲人员的遗物,结果发现,写了遗书的战士,很多都没有回来,没有写遗书的同志,大多数回来了。

讲到中越之战,不可不说到老山。当年的“老山精神”正是在这里孕育。1979年自卫还击战之后,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我军回撤。越军趁机占领了老山主峰我方一侧。1984年,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我军决定收复被越军占领的领土。在收复老山主峰的战斗中,223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老山地处文山麻栗坡县东南部中越边境,主峰海拔1422米。老山山高坡陡,蜿蜒曲折,森林密布,荆棘丛生。几十年的休养生息,让昔日布满弹坑的山坡变成了植物的海洋。道旁每隔几米就竖立着“雷区--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仿佛提醒人们这里曾经血雨腥风。由于地雷太多,至今仍然无法彻底排除。

晨雾笼罩的老山,格外静谧安详。眼前一座用迷彩网装扮的兵营告诉我们,我们到达了那段永远无法尘封的历史记忆门槛。由张爱萍将军题写“老山精神万岁”的石碑就矗立在主峰中央。与石碑相对应的是“战斗英雄”张大权烈士雕像。他双手紧握冲锋枪,目视前方,象征守卫边防的钢铁卫士。

在麻栗坡烈士陵园拜谒,高约15米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正面是毛泽东生前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陵园安放着来自祖国20个省市、自治区,19个不同民族的957位忠魂。他们大多出生于60年代,正值20岁左右的青春年华,却永远地长眠在了这里。

老山精神是什么?每一位驻守老山的战士都会给我们作出诠释。那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难险阻的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私无畏的自我献身精神。这种精神,荡涤了与生命品性不相容的杂质,是任何时代所迫切需要弘扬的一种精神。因为老山精神孕育出了一大批感染人、鼓舞人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爱国拥军歌曲,可以说,正是老山精神生动体现。如今,《十五的月亮》、《望星空》、《血染的风采》、《再见吧!妈妈》等仍然时时回响在我们耳边。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产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产生伟大的力量。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太需要这种精神了。

战争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导致文山交通、水利、农田等基础设施严重破坏,许多良田处于雷区无法耕种,更严重的是,战争给当地群众造成了难以估量的身心伤害,为了支援前线,他们付出了重大牺牲。目前全州仍有4427名群众因战致残。战争结束后,文山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战区恢复期。

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掀起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浪潮时,这里还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直到1992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以后,文山的工作重心才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文山为国家安宁、边疆稳定付出生命代价和贫穷落后的代价。

1989年11月16日,一架从北京飞来的军用专机徐徐降落在平远机场,刚刚担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时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陪同下,冒雨亲临文山视察,对文山驻军、对文山人民所做出的牺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战后的2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文山人民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用好国家对边疆和战区的扶持政策,充分汲取各地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把握利用与越南接壤的边境优势,全力推进口岸建设。

天保口岸,1991年我曾到过这里。当时,口岸建设刚刚开始。由于地雷密布,口岸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排除地雷。时隔21年,这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徐笠介绍,天保在1954年被确定为贸易通商口岸,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又成为战区,直至1993年恢复开通,并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如今天保口岸与越南清水河口岸相连,成为云南通向越南首都里程最短的陆路通道,年出入境人员流量12万人次,进出口货物10万吨左右。在天保口岸边民互市市场,来自越南的木制工艺品、干果、茶叶、咖啡、海产品等吸引着来这里经商考察的客商。操着不同口音的商家怀着同样的热情迎来送往。印着两国文字招牌的免税店,展示着一个成熟口岸的开放魅力。近年来,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又给天保口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口岸管委会的展厅里,建筑模型和一幅幅展板描绘了经济合作区未来的发展蓝图。文山州正在加紧建设连接天保口岸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要将天保口岸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通道。

如果说天保口岸是沿边经济带的陆上龙头,那么“推窗向海”的富宁港就可算作一颗璀璨的水上明珠。冬日的富宁港被薄雾笼罩,四周的山峦依旧葱翠,傍山而建的剥隘新镇秀丽而宁静。富宁港位于珠江上游的驮娘江边,港口竖立着醒目的标语:“云南从这里走向大海”。彰显着文山人民、云南人民走向大海的雄心。富宁港筹建处办公室主任唐兴华满怀信心地说,建成后的富宁港,是云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千吨级的通航能力,将为云南甚至全国的航运贸易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港口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客运、锚地和浮吊趸船已建成下水,跨江而过的广昆高速与港口遥相呼应。

趁着云南省桥头堡战略实施的春风,文山州提出将着力打造马塘工业园区和商贸物流区、普者黑旅游度假区、广南农特产品加工和商贸物流园区、富宁边境贸易加工区和保税港区、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马关边境贸易加工区、西畴兴街出口贸易加工区等7个增长点,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马塘工业园区2003年开工建设,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是以冶金化工、建筑建材等产业为主,机械、化肥、仓储物流为辅的综合性工业园区。目前,共引进云南文山铝业、云南天冶化工有限公司等48户企业入园。文山铝业办公室主任陈纶勇介绍,文山铝业年产80万吨氧化铝项目,改变了云南不能生产氧化铝的历史。

西畴兴街工业园区刚刚开工,入园主干道正在施工。兴街镇位于西畴县西南部,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兴街成为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三个核心园区之一。兴街镇党委书记郑锦告诉我们,兴街工业园区前期项目建设全面启动,日榨甘蔗5000吨的英茂糖厂第一个落户园区。建设者对兴街的未来充满信心,誓将兴街打造成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的“新高地”。

在砚山,美国《财富》500强企业之一的美泰集团已经落户,旗下的美泰玩具公司(Mattel)为全球最大的玩具销售商。风靡全球的芭比娃娃,大都出自美泰。云南美泰玩具有限公司不到一年时间就在砚山建成投产。这是文山州引进的第一家外资企业。马来籍的美泰玩具厂厂长余清源对砚山县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云南美泰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井然有序的车间,紧凑简洁的办公设施、开放式的工作环境、人性化的员工培养模式,无不体现着这个国际化企业的卓越和效率。文山州委书记纳杰说,文山的优势能够成就美泰公司的发展,而文山一定会用实践证明美泰玩具(香港)公司来文山投资是正确的决策。

在广南县,我看到了最好的县级历史博物馆,看到了文山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在丘北县,我看到了文山旅游业大发展的希望。

在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年代,文山人民顾全大局,群策群力支援前线,用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解放、祖国和平和领土完整。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也形成了文山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成就了他们真诚、质朴的性格。从过去的“一切为了前线”,到今天转化成为“一切为了发展”,老山精神已经成为推动文山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他们不甘落后、敢为人先,抓住改革开放和桥头堡建设的契机锐意进取,我们已经看到了美丽文山的美好未来。

(作者系云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