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结果公告
2011年第12号: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至2009年绩效情况审计结果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11-05-26 08:03:10 【字体:

 

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至2009

绩效情况审计结果

 

2011年第12号(总第76号)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公告)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云南省审计厅于20101012月,对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化集团”)2007年至2009年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和重大事项等绩效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延伸审计了其下属子公司云南东源煤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源煤电”)、云南云维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维集团”)、云南煤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

一、基本情况

根据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企业整合重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要求,20058月由原云南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部分资产和东源煤业全部资产整合重组,成立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5.7亿元,省国资委对煤化集团履行出资人职责。煤化集团主要依靠煤炭资源和煤化工技术优势,以洁净煤为主业,发展煤采选、煤焦化、煤气液化、煤电铝、煤制烯烃等5个业务板块,构筑上下游一体化的新型化工产业体系,形成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格局。主要产品有煤炭、焦炭、尿素等。

煤化集团直接控股云维集团、东源煤电、云南东源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源煤业”)、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解化集团”)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云维集团控股上市公司—云南云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维股份”)。

二、经营、管理活动及环境绩效情况的总体评价

()经营活动绩效评价。

截至2009年底,煤化集团资产总额326.55亿元,负债总额227.92亿元,所有者权益98.63亿元。2007年至2009年煤化集团国有资本增值保值率分别为:105.58%100.95%100.11%,实现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但在经营活动中也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主要产品大多是传统化工产品,产品附加值不高,毛利率较低且营销网络建设不足。二是煤炭产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需求。目前,东源煤业的设计产能为774万吨(在产产能414万吨、在建项目设计产能360万吨),云维集团收购和控股的7个煤矿设计产能205万吨(3个煤矿在产,产能为24万吨,其余4个煤矿仅是取得探矿权证),合计产能979万吨(在产产能438万吨)。煤化集团现有的煤炭产能建设与集团“十一五”规划要达到的目标相差甚远,而且现有产能完全释放成在产产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三是新建矿井产能较小,较难形成规模优势。在建的镇雄公司塘房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年,镇雄公司朱家湾矿井和长岭一号矿井、恩洪清水沟矿井3个项目的设计能力各为60万吨/年,其他3个矿井项目的设计能力均在30万吨/年以下,而且各矿井的单井生产能力普遍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四是在建工程规模较大,严重制约企业的还贷能力。截至2009年末在建工程115.57亿元,占总资产326.55亿元的38.27%(云维集团为46.73%),自有资金严重不足,巨额的银行借贷(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104.11亿元),带来沉重的利息负担,由于无法保证适度的投入产出比,严重制约企业的还贷能力,再融资的空间愈来愈小。

()管理活动绩效评价。

煤化集团制定了“12345”总体发展战略,以发展煤炭和煤化工为方向,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形成了以洁净煤为主业,相关多元产品的新型化工产业体系的煤化工产业链。但在满足整体经营战略情况下,管理活动中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科研基础薄弱,高端科技人员缺乏,创新主要集中在生产设备和工艺方面的改进、改良和研制,缺乏针对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开发。二是煤炭资源的开发没有做到集中统一。东源煤业目前在建和基本完工的新建项目有8个,主要集中在镇雄县、罗平县片区,而2007年至2009年云维集团全资收购和控股整合煤矿7个,主要集中在富源片区。在集团内部云维集团、东源煤业同时进行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彼此之间各自为阵,不统一、不协调,并且云维集团在煤炭开发上并不具有专业优势和经验,资金、技术力量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甚至直接或间接地形成竞争对手,影响着收购和开发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以及未来的整合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东源煤业与云维集团相互扶持的产业链没有实现。2007年至2009年云维集团采购的煤炭中由东源煤业提供的仅占其采购的23.75%27.69%16.82%,东源煤业控股的各子公司除自产原煤及洗精煤外,还向煤化集团外的其他私营煤矿采购煤炭,2009年度外购煤量为279.95万吨,云维集团的采购量406.62万吨。集团内部各公司间均在同一个市场进行采购,并且是不统一、不协调,各自为阵、分散进行,在市场上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对手,使本来就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加剧烈,资金分散,形不成规模优势和合力,加大了采购成本。四是职能相近的公司整合进程缓慢。煤化集团成立后推进了对职能相近的公司的整合,但进程缓慢。集团控股的云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厅供销公司、云南兴化有限责任公司与东源煤业控股的云南煤炭供销总公司均是从事商品贸易的流通企业,主要从事商业贸易、设备采购、仓储等业务,至今仍然没有进行整合。五是在对煤化集团本部会计基础规范检查中发现,公司会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主要存在记账凭证填制不规范、“合并报表”编制中具体的合并事项模糊不清、关联交易事项管理不统一、现金业务没有坚持日清月结的制度及没有建立大额资金使用跟踪管理制度等问题。六是信息化管理仍处于分散化和整体效益不高的阶段。

()环境绩效评价。

煤化集团在“十一五”期间加大了环保及节能减排的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经有关部门考核实现了节能量102.5万吨标煤,完成省人民政府“十一五”下达的节能目标的172%2007年至2009年煤化集团与省人民政府签订的节能责任书中要求的节能目标全部完成。2009年实现节能量22.38万吨标煤,完成率为244.37%。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基础工作不到位。集团本部负责节能环保管理、统计人员均是兼职,在节能管理、能源统计数据上报等方面存在不到位现象。抽查解化分公司环保节能工作,发现运行台账记录不规范,在记录中随意涂画和随意撕毁记录的情况;在线监测系统数据单位前后不一,明显失真。二是部分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进程缓慢,没有按计划投用。大为制氨、解化二甲醚等新投产装置因技术和装备原因,一直未能达标达产,较低负荷运行;沾化分公司低压甲醇等装置因成本问题未能正常投产。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东源煤业截留或滞留财政专项资金17399.98万元,从中获利362.50万元。

()云维集团及下属企业违规拆借9300万元给民营企业沾益县广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用于云维集团职工小区建设。

()云南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增资时未进行资产评估,未按规定程序向相关部门报批。

()云维集团已完工的在建工程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影响损益的真实性。

()东源煤业长期股权投资少计2000万元。

四、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厅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具了审计报告,下达了审计决定书。对截留或滞留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责成煤化工集团督促东源煤业将未及时拨付专款从而获得的存款利息158.84万元,收取的资金占用费203.67万元,合计362.5万元上交省级财政;对违规拆借资金给民营企业的问题,责成煤化工集团督促云维集团及其子公司向广厦地产收回借款7300万元及相应利息,同时加强集团内所属企业出借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对增资时未进行资产评估的问题,要求煤化工集团指导大为制氨进行追溯评估并报省国资委;对在建工程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的问题,责成煤化工集团督促云维集团应对未计入2009年度损益的14412.84万元进行相应账务调整,对已完工项目按照相关程序开展竣工决算;对东源煤业少计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责成煤化工集团督促东源煤业对罗平县阿岗镇金矿煤矿投资2000万元进行相关账务调整。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厅建议:一是应切实加强煤炭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工作,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整合的规划与协调、资金筹措与调度、审批与监督工作。二是应加强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要贯彻充分评估风险与谨慎对待收益的原则,确保建设项目有效。三是应加大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从控制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管理和服务。四是应加强法治建设,培养管理人员依法经营的意识。五是应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培养会计人员的规范意识。建立健全大额资金使用跟踪管理制度,确保资金安全。

五、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煤化工集团以《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审计厅审计决定的通知》(云煤化综合发〔201111号文)对落实审计决定进行了部署安排,集团公司各分管领导积极组织并督促总部各部门及所属单位进行整改。对截留或滞留财政专项资金的问题,东源煤业已将滞留资金全部拨付所属企业并将所获资金利息362.5万元缴付省财政厅;对违规拆借资金给民营企业的问题,煤化工集团正在对还款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大为制氨公司增资时未进行资产评估的问题,煤化工集团和大为制氨有限公司已经协商并通过规定程序确定云南省天一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为评估机构,评估机构已按要求进场开展评估工作;对在建工程项目未及时办理竣工决算的问题,煤化工集团已督促云维集团进行整改;对东源煤业少计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东源煤业已进行了相关账务调整。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