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报告及解读
关于2003年度云南省省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来源:云南省审计厅          发布时间:2009-06-19 11:21:57 【字体:

关于2003年度云南省省本级预算执行

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2004年7月28在云南省第十届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云南省审计厅厅长  马 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2003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云南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规定,省审计厅对2003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主要审计了省财政厅具体组织执行省本级预算情况,省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情况,省国库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拨付情况,省级21个部门2003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以及部分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此外,还对部分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

一、省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

2003年,省政府各部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各项政策措施,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财经纪律,依法理财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从审计情况看,2003年度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完成了省人大批准的省本级年度预算任务。但财政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省本级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省财政厅具体组织执行省本级预算情况查出的主要问题:2003年以前年度预算外财政专户产生的利息7 291.73万元,未纳入预算管理。

据省财政厅自查,经审计核实,省本级预算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调整较大。2003年省本级年终调增支出预算78.43亿元。二是省本级一般预算支出仍较集中在年末。本年一般预算12月份支出占全年支出的21.16%(主要是集中兑现政策性调资支出和边疆津贴)

()省级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审计省级21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表明,与上年度相比,部门预算逐步规范,项目逐步明确,批复下属单位预算及时。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部门预算编报还不够严谨,年末资金结余大。2003年,省人大通过的21个部门收入预算为102.26亿元,支出预算为102.24亿元。收入决算为120.81亿元,支出决算为122.12亿元。由于部门预算编报不够严谨,预算执行调整幅度较大,部分预算资金年末集中拨付,致使部门资金结余量大,21个部门年末资金结余10.14亿元。

2、部分收入、支出、结余未纳入预算管理,未在财务决算报表中反映。主要表现在有的部门隐藏资金,将收入、结余在往来款核算。有的部门收入、支出未全部纳入年度报表反映。如省监狱管理局未经批准历年来向下属单位收取资金,年末结余9 817.69 万元。这些资金均未纳入预算管理,收入、支出、结余也未在会计报表中反映。省劳教局1999年未经批准设立“劳教发展奖励基金”,且收支未纳入预算和报表反映,在“暂存款”科目核算。该基金年末结余376.81万元。省建设厅未在年终决算报表中反映财政拨款年末实际结余1 221.36万元,2003年收取的专职安全员培养费等6种费用191.7万元,在“暂存款”科目中坐收坐支。

3、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2 516.19万元。主要是:省建设厅未按部门预算批复拨付预算执行单位或项目单位预算资金755.85万元。省广电局挤占专项资金667.14万元,用于弥补职工福利费超支。省科技厅将应拨给省医药集团的400万元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经费转给省院省校合作项目。省交通厅将路政赔偿损失返还专款157.57万元,用于路政管理等事务。此外,省地方煤炭工业公司(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20034月违纪购买金额49.61万元的超标奥迪轿车1辆,其中在“事业支出”列支25.42万元,在专项资金“基建补助款”列支24.19万元,并于当月列入该公司固定资产。200312月,该公司以借款给下属公司购车的名义,弄虚作假,将固定资产转入下属经营公司。

4、应缴未缴财政专户资金6.67亿元。主要是:省交通厅2003年度应缴未缴财政专户养路费1.91亿元、客货附加费7 818.51万元,应缴未缴财政专户车辆通行费3.96亿元。省民政厅2003年末社会捐赠救灾资金未缴入财政专户15.62万元。

5、少数部门存在虚列支出,无预算列支的问题。如省有色地质局2003年度虚列地勘项目经费112.14万元,用于发放局机关56人的津贴。省科技厅无预算拨款给省科学器材公司59万元,超预算拨款给厅服务中心和大楼管理处77万元。

6、少数部门存在应缴未缴税款问题。其中审计移送省地税部门收缴的税款80.44万元,主要是:省有色地质局2003年房租收入应缴未缴各种税金45.04万元。省广电局2002年至2003年度收到各单位缴纳的收视费248.29万元,应缴未缴各种税金17.02万元。

7、个别单位乱收费。省妇联下属的妇女儿童服务中心2000年至20043月未经批准向客户收取手续费、管理费等72.94万元,且未缴有关税金。

()省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资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产质量较差。由于历史原因,公司的绝大部分资产是债转股形成的,企业长期亏损,资产质量不高,如政府划转的114家债转股企业股权资产12.54亿元,省财政划入公司资本金内的技改借款余额9 512万元,原省技术进步投资有限公司遗留的中长期借款1 297.7万元,3项资产占公司总资产的74.14%。而2002年及2003年债转股企业中约80%亏损,有的已资不抵债。2003年该公司仅取得9家债转股企业分入的股利391.58万元,资产收益率为0.312%

2、未经财政批准,直接将债转股企业股权评估缩水引起的股权净损失6 838.45万元冲减公司实收资本。

3、投资运作、管理不规范。该公司2003年度新增8项投资2.4亿万元,除受省政府委托认购地方公路信托计划1.54亿元外,投资项目未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办理。

 ()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省政府采购中心完成采购项目193项,合同金额59 704.95万元,其中公开招标114次金额48 787.32万元,占采购总额的 81.71%。省政府采购中心基本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云南省政府采购条例》等规定组织采购工作、管理和核算采购资金。但仍然存在无年度采购计划和采购预算;部份项目管理、采购程序、方式不规范;机构分设后,管理、监督机制还未形成,工作关系尚未理顺等问题。

2003年,省级各部门执行政府采购制度明显比上年规范。21个部门全年应纳入政府采购金额6 839.93万元,实际纳入6 628.82万元。但还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省文化厅、省林业厅、省卫生厅等9个部门购置固定资产211.11万元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二是年初纳入政府采购预算资金与实际采购金额差异大。如省监狱管理系统年初预算应纳入政府采购的金额为412万元,全年实际纳入政府采购的金额为1 517.3万元。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省级和12个地(州、市)89个县(市、区)失业保险基金、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和再就业专项资金的筹集、管理及使用情况的审计,查出违规违纪资金668.14万元,其中:挤占、挪用68.21万元;社保经办机构收入过渡户应缴末缴财政专户523.66万元;其他违规资金76.14万元,如师宗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应缴未缴失业保险基金50.38万元,富民县财政资金未及时到位12.41万元。

2003年,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7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0年至2002年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查出违纪违规资金12 088.38万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挤占挪用财政扶贫资金1 435.85万元;二是自行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投向2 620.96万元,如楚雄州8个县共调整扶贫计划项目98个,涉及资金1 119.49万元;三是资金到位不及时,如施甸县3年累计未下拨扶贫资金1 041.63万元,镇雄县3年累计未下拨扶贫资金1 537.74万元。

29个环保国债项目的审计,查出违规资金6 434 万元。主要为:一是建设资金管理、使用问题较为突出。如昆明市城市排水公司从1994年开始,利用省、市财政拨付的建设资金以定期大额存款获取利息等方式,违规设置“小金库”2 089万元;玉溪市、昭通市、潞西市、临沧县用国债资金支付应由配套资金支付的建设工程间接费用,形成挤占国债资金3 001万元。二是部分工程发包未按规定实行招投标1 441万元。此外,还发现配套资金到位比例低,个别项目严重超概算等问题。

对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第五期)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县财政占用上级拨入的项目资金729万元,用于平衡县财政预算,如永善县223万元,彝良县195.7万元,永仁县119.1万元,晋宁县50万元;二是擅自改变计划,如永善县基建支出271.4万元中有229.6万元用于种植经果林,彝良县不属于第五期工程范围的支出有71.2万元;三是间接费用普遍超支,如绥江县总支出166.43万元,间接费用支出18.57万元,占总支出的12%

20034月,省审计厅与省财政厅、省交通厅联合对12个州、市的49条通县油路及贫困县公路项目国债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挪用国债资金1 420.03万元。如迪庆州维西至通甸公路指挥部挪用国债项目建设资金643万元,用于支付该项目以外的工程款。保山市昌宁至保山公路在建设过程中,挪用建设资金214.73万元,用于支付借款、利息和云保线监控设备购置费。二是滞留国债资金9 670.13万元。如昭通市交通局至20032月底滞留国债资金8 281.13万元。三是项目管理不规范,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对亚行贷款—元磨高速公路项目的审计,查出挤占项目资金1 302.05万元,不合理融资及支付银行汇票贴现利息加大工程成本299.3万元,并发现层层扣留、滞留、挪用征地拆迁补偿费等问题。

对全省外债管理体制的专项审计调查,发现政府性外债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目前,我省政府性外债项目未全部归口到省财政厅管理,部分项目仍由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有的地、县财政部门未将外债纳入预算管理,外债总体规模不清楚,也未建立相应的偿债准备金,没有将有关债务的偿还纳入年度预算,存在着较大的外债风险;部分企业外债项目由省财政担保,企业无力偿还,债务现已转嫁给省财政,至20035月底,省财政共垫付企业到期本金及利息9 010.55万美元,进一步加大了财政风险。

对漫湾水电站1996年至20039月库区维护基金和后期扶持基金提取、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查出的问题主要是应拨未拨、挤占挪用“两基金”546.44万元。如云县挪用“两基金”69.15万元,用于购车和开发度假村;景东县挪用“两基金”77.94万元,用于县政府招待所建设等。

此外,省审计厅组织对全省99个公安机关2002年度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查出的问题主要是设置账外账资金2 367.38万元,行政性收费、罚没款未及时上缴财政和专户1770.6万元,挪用900.84万元,违规使用票据收费346.63万元等问题。对省公路运输管理系统2002年度公路运输管理费收支情况的审计,主要查出县级运管部门财务管理不规范,挪用、坐支运管费458.66万元,应缴未缴运管费2 871万元等问题。

“非典”疫情发生后,省审计厅及时组织全省审计机关对防治“非典”的专项资金4.64亿元、专项物资0.47亿元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表明,专项资金和专项物资能够及时拨付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2003年,省审计厅对12名省管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反映了被审计的大多数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查出违规金额37 596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4 165万元。在查出的违规金额中,被审计领导干部应负主管责任37 048万元,应负直接责任548万元。主要查出少数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单位违规乱收费,隐瞒截留收入,私设 “小金库”,应缴未缴税款等问题。如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属各学会、协会1997年至20029月无收费许可证收取服务性收费累计1 005.68万元,支出890万元,其中用于协会发放补助达175万元。原省计委下属单位云南信息报社隐瞒截留收入,19994月至200212月私设“小金库”633.83万元。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5年至20016月应缴未缴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2 222万元。

对审计查出的上述问题,省审计厅按照国家财经法规的有关规定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对隐瞒资金问题,责成纠正并纳入预算管理;对转移、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作收缴财政、限期归还原资金渠道、调整账务等处理;对严重违反财经纪律以及欠缴税金等问题,按规定移送有关部门处理。如对漫湾水电站“两基金”上级应拨未拨、被挤占挪用546.44万元的问题,根据省政府的督查通知要求,省审计厅派出督办组实地督查、限期纠正,上述资金已全额退还漫湾水电站。对昆明市城市排水公司私设“小金库”2 089万元的问题,省审计厅责令该公司将用于投资的996万元纳入公司财务核算,“小金库”余额1 015万元已全额收缴财政。对省有色地质局虚列支出112.14万元发放人员津贴问题,违规金额已全额收缴财政。对省地方煤炭工业公司违纪购买轿车问题,已移送省监察厅进一步查处。同时,省审计厅针对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规范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建议。

本次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省审计厅将于今年11月向省人大作出专题报告。

二、改进和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

()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改革工作,加强预算管理,逐步缩小年终预算执行调整幅度,强化预算约束。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对相关的运行和管理环节进行配套改革。

()进一步强化专项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进一步加强部门收入预算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规范部门财务管理。

()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和采购计划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采购过程和各部门执行政府采购法的监督,促进政府采购工作的规范发展。

()省财政部门应加强对政府性外债的监管,规范各级各部门外债的管理核算体制,将外债纳入预算管理,实施外债偿债准备金制度。加强外债监控力度,防范和化解风险。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打印页面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