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提供审计保障——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来源:厅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7-26 15:32:00 【字体:

7月24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谢健向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作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注重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反映在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一个坚持”和“六个着力”:

——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统领。准确把握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将其转化为云南审计工作的具体任务,做到如臂使指。比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的总要求,聚焦更好发挥财政宏观调控工具作用,对省级财政管理和决算草案、省级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切实担负起审计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促进提升财政治理水平,首次对全省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政府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国有资产审计监督职责,结合省级部门预算执行、省属企业、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等审计项目,对多领域国有资产进行了审计。

——以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为“纲”,以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为“目”,做到纲举目张、抓纲带目。围绕高质量发展、高质量覆盖、民生福祉、监督贯通、权力运行、决策参考等关键环节,努力发挥审计作用。

一是着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全省中心工作推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我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更加主动积极、更加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比如,围绕“补短板”,聚焦产业帮扶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和资金审计、全省农村“厕所革命”专项审计调查中,着重揭示了产业项目与入库项目不一致、虚报厕改完成数、违规出借挪用资金等问题,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围绕“强弱项”,聚焦实体经济,在优化营商环境审计中重点关注市场、创新、政务环境,揭示了助企纾困、减税降费、“放管服”改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活力。围绕“扬优势”,聚焦大抓投资、大抓项目,在中央及省级预算内投资资金审计、重大建设项目审计中,着重反映投资计划与资金支付不衔接、项目运行监管乏力、应招标未招标等问题,全力推动资金到位、项目落地、政策见效,促进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围绕“保安全”,聚焦水体系统治理,在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审计中,深入揭示空间管控范围不衔接、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达标、流域天然林被破坏等问题,推动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围绕“促团结”,聚焦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传承,首次对历史文化文物保护领域进行审计,重点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资金拨付和使用不合规、项目停工或推进缓慢等问题,在推动文化文物保护传承和交融创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着力推进审计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深刻领会审计全覆盖应实现形式与内容辩证统一的本质要义,使应审尽审、凡审必严成为常态,做到如影随形。在形式上,覆盖国有资源资产和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领域,涵盖湖泊、河流、矿产、耕地等国有自然资源,企业、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以及教育、科技、文化等重点行业领域;涉及的审计项目均对抽审资金量、抽查项目数、延伸单位数、入户调查数等提出了严格的比例要求,反映的问题努力做到事实清楚、数据准确、结论恰当。在内容上,揭示了一批工程建设、国有资产、自然资源等方面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反映了一些滞拨欠拨、违规出借、挤占挪用等影响项目推进和资金绩效的“顽疾”,推动省级层面出台了多个促进改革发展的规范性文件;此外,审计更加注重从源头治理延伸至末端监督,贯穿项目资金管理使用全过程;比如,在全省科技专项资金审计调查中,不仅揭示了项目重复、违规立项等省级层面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还揭示了41个单位科技资金2.11亿元滞拨或闲置等市县级层面政策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着力推动兜牢民生底线,当好人民利益的忠诚“卫士”。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促进解决老百姓根本利益问题作为审计出发点和着力点,用心用力守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重点围绕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彩票资金开展审计,深入揭示部分地区、单位或个人未及时足额拨付、挤占挪用补助资金,违规申领社会保险,违规发放稳岗补贴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反映出少数地方和部门在民生政策落实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需要进一步增强民生政策末端落实的监管,推动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同时对不抓落实和落实走样的严肃追责问责,通过立行立改和督促整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是着力贯通协同各类监督,权威高效运用审计成果。打通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关键链路,推动各类监督在深化审计成果运用上同向发力,用实际行动维护审计监督权威性,做到如雷贯耳。一方面,推动监督效能尽早释放。审计工作报告中的“巡审融合”,是促进审计监督与巡视巡察监督效能前置释放、高效运用的有力举措。通过协同“作战”,深入揭示了部分开发区虚报项目到位资金70.98亿元、违规出借或挪用资金6.21亿元等阻碍园区经济发展的典型问题,以及部分地区河(湖)林长制落实不到位、就业帮扶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通过压实审计整改各方责任,创新完善审计整改工作机制,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亲自管,人大常委会强监督、重测评,政府月调度、季通报,纪检监察机关抓典型、严问责,党委政府督查机构列日程、常督改,主管部门建机制、促预防,责任单位抓整改、防反复的整改工作格局,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的整改在这一新格局下有力有序推进。

五是着力规范权力运行,发挥审计在促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发挥审计的专业优势,在反腐治乱主战场上瞪大眼睛、抽丝剥茧,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以及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审计机关共向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司法机关和主管部门移送事项210项,主要包括: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滥用职权侵占特定人员利益、失职渎职等滥用职权类54项,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违规报销、违规接待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类22项,违法征地、违规占用耕地林地、违规出租土地等自然资源类15项,虚假招投标、串标、违规转分包等工程建设类57项。

六是着力发挥决策参考作用,推动我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高质量审计成果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结合审计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问题和重大风险隐患苗头,审计工作报告提出4条建议:“聚财而用,推动财政投放精准有效”,主要是结合财政管理审计、省级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揭示的财政资源统筹不足、全过程预算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为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升效能、促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落地见效而提出;“强化监管,严肃纠治违纪违规行为”,主要是针对报告反映的财政资金滞拨、欠拨等普遍性问题,财政资金违规出借、挤占挪用等并发性问题,拖欠账款、民生补助兑付不到位等典型性问题,以及私设“小金库”、滥发津补贴等违纪性问题而提出;“守住底线,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要是按照党中央关于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的决策部署,针对省属重点国有企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中揭示的影响安全和发展的问题而提出;“推动发展,认真整改审计查出问题”,主要是结合理顺查问题和促整改、治已病和防未病、治当下和管长远的关系,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而提出。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的整改情况将于2023年底前依法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

 

报告链接: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打印页面      |     分享到: